截至发稿,《财经》记者通过上述方式无法访问建行“数字人民币钱包”,页面显示“该功能尚未正式对外提供”。同时,《财经》记者就相关情况致电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和客服人员。前者没有回应,后者则表示不知道数字人民币钱包已经推出。
从今日财经记者实测建行数字人民币钱包截图来看,搜索“数字货币”进入对应页面后,绑定银行卡即可开通“数字货币个人钱包”,系统会生成对应的钱包号码。 。
图片来源/建行App
进入主界面,我们发现建行数字人民币钱包有类似人民币的电子显示界面,颜色为与建行相配的蓝色。同时,进入“钱包管理”后,页面显示的功能项包括“充值钱包”、“钱包转出”、“交易详情”、“绑定账户”、“查看红包”等。 “信用卡还款”、“钱包注销”等
图片来源/建行App
根据《中国建设银行数字人民币钱包个人客户服务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数字人民币钱包是指用户根据银行卡开通的具有唯一可识别号码的合法数字人民币的载体。建行的申请。数字人民币钱包 分为App钱包和硬件钱包。数字人民币App钱包是指通过支持数字人民币钱包的智能应用程序提供的钱包服务。硬件钱包是指通过柜台或电子渠道开通的存储数字人民币的物理介质。它是一种硬件安全设备。单位媒体 DC/EP 载体。
目前建行数字人民币钱包服务有九项,分别是:开户或注销、现金兑换、账户提现、返现、转账、挂失、升级降级、绑定银行卡、小额免密。服务。
根据《协议》,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服务包括:远程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的服务内容;面对面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的服务内容;享受上述数字人民币钱包服务的客户还必须具备相关的电子设备、钱包App、能够接入相应的数字人民币钱包系统的网络等先决条件。
《财经》记者注意到,建行数字人民币钱包类别包括:一级钱包、二级钱包、三级钱包和四级钱包。对于1类、2类、3类钱包,用户在所有建行机构中每种类型只能开立一个钱包。
其中,第二类数字人民币钱包余额上限为1万元,单笔支付上限为5000元,每日累计支付限额为1万元,年度累计支付限额为30万元。三类数字人民币钱包余额限额为2000元,单笔支付限额为2000元,每日累计支付限额为2000元,年度累计支付限额为5万元。四类数字人民币钱包余额上限为1000元,单笔支付上限为500元,每日累计支付限额为1000元,年度累计支付限额为10000元。各钱包的钱包限额及具体服务内容以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告为准。建行还将根据自助机、数字人民币APP等渠道规定相应的钱包交易限额。用户应同时遵守。频道限制以乙方公告内容为准。
另外,用户可以在营业网点开通数字人民币一级钱包、二级钱包和三级钱包;用户可以通过远程通道开通数字人民币二级钱包、三级钱包、四级钱包。在满足客户真实姓名、钱包号码、账户类型控制等前提下,可以申请钱包类型升级和降级业务。
《财经》记者打开对应的二类钱包后,页面显示,年度限额为50万元,每日限额为10万元。同时,在使用转账功能时,输入姓名等基本信息后,只需输入对方手机号码或银行卡账号即可完成转账,但前提是对方也开通了数字人民币钱包。
图片来源/建行App
事实上,早在今年5月,市场就流传疑似建行内部测试DC/EP数字钱包的截图。同时,疑似来自农行、中国银行的DC/EP内测截图也被曝光。
5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数字人民币目前正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以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不过,目前试点只是研发过程中的例行工作,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将正式推出。至于何时正式推出,目前尚无时间表。
8月3日,央行在2020年下半年工作视频会议上指出,上半年“法定数字货币封闭试点顺利启动”,下半年“法定数字货币封闭试点顺利启动”。 ,将“积极稳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
此后,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某国有大型银行人士透露,该行正在大规模测试“数字人民币”App。该App目前还不能公开下载,打开后会有一个身份码。连日来,兴业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建设银行四大行同步进行“数字人民币”电子钱包内部测试。考虑到系统负载等原因,目前仍处于内测阶段。
8月19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称,2018年6月,深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发起成立深圳市金融科技研究院,为深圳数字货币试点奠定基础。目前,深圳作为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四个试点城市之一,在确保安全可控的同时,正在有序开展数字货币内部测试。
8月27日,央视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各项测试和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深圳数字货币内部测试正在有序开展;在苏州,一些公务员已经以数字货币的形式领取了部分工资;在雄安新区,麦当劳等19家企业已开始试点数字货币。可以预见,虽然与支付宝、微信支付不是一回事,但未来数字货币将会像支付宝、微信支付一样无处不在。
业内人士认为,从用户体验角度来看,数字人民币钱包在转账等功能上相当便捷,但目前实现场景有限,线下消费渠道有限。由于很多用户已经养成了使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的习惯,如何提高消费场景中的使用频率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